被环境拖了后腿的北京仍能排在第1,除了得益于经济体量大、品质较优之外,更得益于其在社会大项指标表现远超其他城市。
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多地靠市场化和法治化来去产能。他认为,在法治化方面,应依法按照环保标准,对低端的、高污染的小散乱企业和僵尸企业依法取缔。
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指导各地和中央企业严格按标准对今年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任务开展验收,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验收标准组织抽查,严格把关,确保产能真去真退。尽快出台去产能相关债务处置、资产处理等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许昆林说:近期钢铁煤炭价格上涨使得社会上对去产能产生了一些担心,也确实有部分地区和企业有所动摇。钢铁、煤炭价格快速上涨,使我们面临一个稳供应与去产能的两难选择。专家表示,这对下一步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特别是对落后产能必须坚决淘汰,不得搞等量置换。不过,近期受多种因素影响,钢铁煤炭出现价格过快上涨,为此,个别企业出现违规新增产能的现象。不过,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员刘满平认为,天然气价格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配气费。
通过大力实施上述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开拓消费市场后,预计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可达3500亿立方米左右。从企业层面动作看,管输价改、管网独立、市场准入、价格放开等方面有望成为此次油气改革的重头戏,政策七连发油气改革的总体方向可概括为:放开垄断性领域的竞争性业务、实行全产业链的公平准入。无独有偶,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石油先后公开油气设施信息,标志着油气领域中游环节引入第三方竞争。何勇健认为,我国应积极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降低管输气价,逐步开放生产、销售气价,实施气、电价格联动;推进天然气接收和储运设施公平开放,扩大海上低价LNG进口,做大蛋糕,摊薄成本;合理布局天然气网络和服务设施,鼓励大用户直供;加强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海陆并举,常规与非常规并重。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三个月来,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油气改革文件已达7个,主要聚焦输配体制改革和价格市场化两大问题,并在福建开启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诸多举措被业内认为是为年内出炉的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鸣锣开道。一位国家能源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于2016年底前出台。
作为一个油气资源较为紧缺的国家,我国在油气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上下游产业的短时波动,如何在市场化之后建立健全监管手段至关重要。因为配气费占比例过高,环节过多,目前中国的配气费主要由增容费、计量费、调峰费、营业税金以及附加利润构成,规范和控制配送气的费率水平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重要目标。壳牌中国区天然气副总裁沈柏霖认为,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的政府全产业链价格管制,到第二阶段的第三方准入、批发价格放开和市场准入开放,再到第三阶段的批发环节实现竞争和具备充分的管网处理能力,并进而拥有现货和期货交易。厦门大学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推测,后期一定会进行试点推广。
作为迄今为止国内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国家级油气现货交易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目标是构建油气现货交易市场,让市场决定价格,这也是能源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按照此前的油气改革思路和征求意见稿的说法,管网独立采取分步走的路径,先在三桶油内部实现管输业务的相对独立,业务和上游、下游彻底分离,资产和人员从母公司分离,财务独立核算,制定出管网无歧视向第三方放开的实施办法以及监管制度。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在福建省开展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改革三路推进油气产业可分为上中下三游,上游包括油气勘探开采、进口,中游包括油气炼化、储运,下游包括油气分销。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透露,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仍将面临供大于求的困局,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量将达到3650亿至4000亿立方米,但消费量只有3250亿立方米,约有400亿至750亿立方米天然气过剩,这背后有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天然气缺乏调峰成本补偿机制等诸多原因,应重点开拓新的天然气消费市场。8月末以来,国家发改委陆续发布《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关于做好2016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化肥用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关于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一系列政策。
作为迄今为止国内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国家级油气现货交易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目标是构建油气现货交易市场,让市场决定价格,这也是能源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油气资源较为紧缺的国家,我国在油气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上下游产业的短时波动,如何在市场化之后建立健全监管手段至关重要。
柴沁虎坦言,希望能够以产业链为主线,从政府、市场、企业三个维度出发,对油气上中下游的矿权出让、勘探开发、管网储运、贸易流通和炼化等各个主要环节进行全产业链的市场化改革,从而建立起公平竞争、开发有序、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现代市场体系。按照此前的油气改革思路和征求意见稿的说法,管网独立采取分步走的路径,先在三桶油内部实现管输业务的相对独立,业务和上游、下游彻底分离,资产和人员从母公司分离,财务独立核算,制定出管网无歧视向第三方放开的实施办法以及监管制度。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也认为,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是必经之路。一位国家能源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于2016年底前出台。11月26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行。通过大力实施上述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开拓消费市场后,预计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可达3500亿立方米左右。
按照规划,交易中心将按照先气后油、先现货后中远期、先国内后国际的原则,开展天然气、石油等能源品种的现货交易。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在福建省开展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
壳牌中国区天然气副总裁沈柏霖认为,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的政府全产业链价格管制,到第二阶段的第三方准入、批发价格放开和市场准入开放,再到第三阶段的批发环节实现竞争和具备充分的管网处理能力,并进而拥有现货和期货交易。国家发改委要求,福建省物价局要完善天然气销售价格管理机制,合理安排销售价格;按照《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要求,减少供气层级,加强省内输配价格监管,努力降低用气成本;研究制定应对天然气气源价格异常波动的工作预案,保障市场平稳运行;适时完善低收入群体用气价格政策和社会救助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体不因天然气价格波动降低生活质量。
林伯强认为,在推广价格改革的同时,体制改革也应该跟上来。何勇健认为,我国应积极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降低管输气价,逐步开放生产、销售气价,实施气、电价格联动;推进天然气接收和储运设施公平开放,扩大海上低价LNG进口,做大蛋糕,摊薄成本;合理布局天然气网络和服务设施,鼓励大用户直供;加强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海陆并举,常规与非常规并重。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三个月来,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油气改革文件已达7个,主要聚焦输配体制改革和价格市场化两大问题,并在福建开启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诸多举措被业内认为是为年内出炉的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鸣锣开道。不过,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员刘满平认为,天然气价格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配气费。招商证券分析师柴沁虎认为,油气改革总思路可能是一系列试验性、渐进式的措施,但是不能排除大刀阔斧进行改造的可能。无独有偶,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石油先后公开油气设施信息,标志着油气领域中游环节引入第三方竞争。
厦门大学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推测,后期一定会进行试点推广。从企业层面动作看,管输价改、管网独立、市场准入、价格放开等方面有望成为此次油气改革的重头戏,政策七连发油气改革的总体方向可概括为:放开垄断性领域的竞争性业务、实行全产业链的公平准入。
因为配气费占比例过高,环节过多,目前中国的配气费主要由增容费、计量费、调峰费、营业税金以及附加利润构成,规范和控制配送气的费率水平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重要目标。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景春梅看来,能源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是要解决产业放开和市场开放的问题,在过去,我国的油气产业集中度比较高,价格主要以政府指导价为主,通过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仍待完善。
作为天然气第一个市场化改革试点,其成功与否对其他省份的改革推进将有重大影响12月4日夜间,商务部官网发布消息称,世贸组织《环境产品协定》(以下简称EGA)谈判部长级会议的参与各方并未最终就协定所涵盖的产品清单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鉴于谈判已有相对规模的基础,今年6月,第14轮EGA谈判上,各方就不同产品在不同时期内的关税税率达成一致,协商出了阶段性出价的过渡性措施,即部分产品在EGA生效后,立即实施自由化。相对于贸易协定这种涉及国家和产品较多的谈判,EGA只涉及环保产品,谈判难度相对较低。对于敏感产品在内的其他产品的关税各方将进一步商讨。合作落空公开资料显示,EGA是由中、美、欧盟等14个世贸组织成员在2014年启动的贸易协定谈判,旨在实现对环境产品减免关税,推动环境产品自由贸易。
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参与谈判方对欧盟低碳产品纳入清单持担忧态度,因为EGA一旦达成,各方削减关税后,欧盟先进的低碳产品势必对当地低碳行业形成冲击。欧盟不属于APEC成员国,因此在APEC环境产品清单中相对没有基础,在此背景下,欧盟必须重新与其他国家进行谈判,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增绿色产品清单。
尽管EGA谈判曲折不断,但白明也认为,EGA依然有可能达成。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
白明表示,谈判想要持续推进,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分步推进环保产品合作范围,包含具体商讨在过渡期内,哪些产品实施最低关税税率,哪些敏感产品需要延后实施最低关税税率,在坚持环境保护的初衷下,在不同利益体间寻找平衡点。白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EGA未达成一致的主要分歧点在产品清单和关税税率两方面,EGA包含17个参与方,可细分为44个国家和地区,在遵循环境保护的初衷下,各方都想将自己的优势产品列入EGA产品清单,减少他国优势产品进入贸易清单,以争取更多的贸易利益。